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欣 苏赞 通讯员张文臻 张萌民信配资端
6月20日,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项目)总决赛,在广州市老人院热闹开场。39位来自养老机构、家政公司的“老师傅”和11位在校的“小萌新”同台PK护老技能。
广州市11个区的民政部门在赛前组织了赛前培训、理论考试和实操比拼等多个环节民信配资端,吸引了200多人报名参赛,经过区级初赛层层筛选,最终39位工匠组优秀选手闯进总决赛。
比赛按照国家高级工(国家职业技能等级三级)的要求出题,加入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技能等创新要素。总决赛以实操技能考核为核心,从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到陪老人聊天疏导情绪等,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场模拟了居家、社区、养老院三种场景,考核护理员能否跟上银发经济新需求。
记者发现,晋级市总决赛的工匠组选手平均年龄为29岁,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49岁,其中30岁以下的有23人,占工匠组参赛人数的58%。工匠组的选手都是一线“实战派”,其中12人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3人从事护老行业10多年。赛场上,00后“小年轻”和70后“老师傅”同场较量,老带新、新促老蔚然成风。
广州市东升医院的陈玲玲是本次比赛的工匠组选手,在她看来,照护老人是一门技术活,仅协助服药这个细小环节,就有很多讲究。“我们先要核对药名等关键因素,事前要评估老人最新的身体情况,包括血压等,事后要检查老人的口腔,看是否把药吞服。”
裁判长刘利波老师表示,今年比赛的设置更加立体化和真实化。比如为身体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老年人提建议,包括引导老人申请长期护理险等。同时还要求选手有创新,包括在智能产品的使用方面。
据悉,本次大赛的奖项分别设工匠组和新秀组一、二、三等奖民信配资端,获得竞赛优胜奖及以上名次的选手由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按规定颁发相应职业(工种)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总决赛成绩排名靠前的选手,将直接进入广东省第四届“南粤家政”职业技能大赛广州集训队,有机会代表广州参赛。各竞赛项目第一名获得者由市总工会优先考虑纳入羊城工匠培育对象。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